首页 > 行业 > 正文

环球看点!“筑墙于景”不如“还景于民”


【资料图】

极目新闻记者 高伟

通讯员 李发鹏

青海湖周围360千米全部用围墙围了起来,乘客必须在售票点买门票后才能游览青海湖景色;云南梅里雪山国家公园金沙江大湾观景台附近的国道旁,高成本修建了围墙,游客只能交门票后前往景区修建的观景平台游览;黄河壶口瀑布旅游区也在其周边公路建造“安全墙”,游客只能购买价值百元左右的门票来欣赏黄河壶口瀑布的景色……近日,不少地方的景点“筑墙于景”的行为在网络上引起网友激烈讨论。有网友调侃:你能把万里长城围起来么?连“新华网”也发出评论:“筑墙挡景”不如“还景于民”。

青海湖、梅里雪山、黄河壶口瀑布等都属于自然资源,也是属于全体公民共同的资源。“筑墙挡景”背后的“围墙思维”实际上是“短视思维”,说到底还是某些景区靠山吃山的“门票思维”作祟。我们应该警惕这种“筑墙思维”泛滥成灾,用心用情写好地方旅游文化大文章。

要聚人气而非拒民于景。那些坐拥得天独厚自然风光的地方理应树立大旅游观、大风景观,以人为本、还景于民。要依靠完善的配套设施、丰富的产品供给、优质的文旅服务、温馨的观景体验,吸引并留住游客,提升景区的美誉口碑和品牌黏性,而不是目光短浅,将更多想欣赏大好河山的四海游客拒之门外。还江湖于民、还美景于民是写好旅游文化这篇大文章的基本点。眼光放长远一点,思路开阔一点,开门迎天下客,聚人气成景气,旅游天地自然就宽阔了。

算眼前账不如算长远账。景区挖空心思依靠逐年上涨的门票带动发展亦是“杯水车薪”,5A景区杭州西湖、桂林象鼻山等景点免费开放所带来的旅游产业化效益远远超过当地门票收入。景区应该从产业链优化和延伸入手,提升文旅产业的附加值。像故宫和西安那样,制作有创意、高附加值的文创产品,合纵连横打造旅游圈,将旅游产业链条做大做强,打出地方的“文旅品牌”。“还景于民”是当下和未来的大势所趋,统筹好当下与长远的关系,算好了眼前账和长远账,人气自然就旺了,效益自然就好了。

“围墙思维”是一种与民众对立的“危墙思维”。“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无论从人文、经济的层面来说,地方的自然风光、历史人文景色都不应该用围墙围起来,把人民拒之景外,而应当谨防“围墙”变“危墙”,做到还景于民,才能写好旅游大文章,从而利景利民也利己。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

关键词:


您可能也喜欢这些文章

Copyright   2015-2022 南方音箱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3326号-21   联系邮箱:855 729 8@qq.com